智能制造学院物理教研室精心打造独特取火装置 献礼学校38周年校庆
  • 发布时间:2023-12-26
  • 点击数:

12月25日,在学校盛大的38周年校庆庆典上,一款由物理教研室老师们精心设计的取火装置成功亮相,助力了学校建校38周年校庆火炬传递取火仪式,为庆典增添了别样的光彩,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款装置不仅展现了物理原理的魅力,也彰显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该取火装置由智能制造学院物理教研室李武钢教授设计并全程参与指导制作。在制造过程中,教研室主任唐帆斌带领全体教研室老师们(廖潘兴、苏尧、韦兰香、陈凤妹等)深入研究火炬传递的传统仪式和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同时结合学校的文化元素和庆典主题,秉持“科技、创新、传承”的理念,制定了“利用菲涅尔透镜汇聚能量进行取火”的详细设计方案。

在装置的结构设计上,老师们巧妙运用光学、电学和热学等物理原理,确保了取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他们通过精确计算和设计,使得取火装置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高的温度和能量,以点燃火炬。同时采取了多种备用方案,确保了取火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装置的外观设计上,老师们巧妙地融入了学校的文化元素和学院的标志。他们以学校的校庆主题为灵感,装置的主体部分贴上了醒目的“南院生日快乐”大字样,侧边部分贴上了学院标志。这不仅展现了对学校生日的祝福,还凸显了装置的独特意义。此外,他们还注重将科技感、学校文化和美观性相结合,打造了一款既具有科技感又体现学校文化且又美观的取火装置。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陶兴华院长给予了热情地鼓励与精心关怀,为物理教研室的老师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指导。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教研室的老师们展现出了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他们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例如如何提高取火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何优化装置的性能等。实验过程中,老师们进行了上百次室内和室外测试,不断优化设计方案,调整实验参数,确保装置能在低温、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在寒冷的天气下,他们也不畏艰难,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反复进行试验和改进。最终,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调整,他们成功地打造出了这款独特的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新型取火装置。同时他们表示,将继续致力于科技创新,为学校的各项活动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推动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他们也期待与全校师生共同携手,为学校的未来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这款取火装置的成功设计和应用,不仅彰显了物理教研室老师们的专业才华和创新精神,也体现了学校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它成为校庆庆典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学校的辉煌历程增添了新的光彩。(图、文/物理教研室)

物理教研室教师讨论设计方案


学院领导指导实验开展


教研室教师组装取火装置


图4教研室教师合影


分享到: